EGSB厌氧膨胀污泥颗粒床是荷兰Lettinga教授和他同事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对UASB反应器进行改良而开发的第三代反应器。
因具结构简单、负荷高、适应性广等特点,受到国内外普遍重视,已被用于多种工业有机废水(如淀粉、啤酒、酒精、屠宰、味精、柠檬等)的处理。
自EGSB开发以来,因三相分离器是EGSB反应器稳定运行的关键,而且在日益发展的三相流态化技术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,故反应器的设计重点集中在气一液一固三相分离器方面。
但到目前为止,用于大规模生产的三相分离器结构在国外仍属专,有关设计方法也是沿用UASB的设计方法。国内已有的报道对EGSB的三相分离器大多按固液和气液两相分离的方法进计设计,主要是针对低浓度的有机废水,而对于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分高效果不太理想,出现污泥流失,限制了反应器负荷的提高。
因此,在高浓度有机废水中EGSB厌氧膨胀污泥颗粒床的三相分离器设计是一项值得探讨的课题。
本文运用流体力学理论来对互相分离器进行理论分析和优化计算.以便对三相分离器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。
1 三相分离器的基本要求及工作原理三相分离器是EGSB反应器的重要结构,它对污泥床的正常运行和获得良好的出水水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。它同时具有以下两个功能:一是收集从分离器下反应室产生的沼气;二是使得在分离器之上的悬浮物沉淀下来。
要实现这两个功能,在厌氧反应器内设置的三相分离器应满足以下条件:
①水和污泥的混合物在进入沉淀室之前,气泡必须得到分离。
②沉淀区的表面负荷应在3.0 m3/(m2·h)以下,混合液进入沉淀区前,通过入流孔道的流速不大于颗粒污泥的沉降速度。
③由于厌氧污泥具有凝结的性质,液流上升通过泥层时,应有利于在沉淀器中形成污泥层。沉淀区斜壁角度要适当,应使沉淀在斜底上的污泥不积聚,尽快滑回反应区内。
④应防止气室产生大量的泡沫;并控制气室的高度,防止浮渣堵塞出气管。
气、液、固混合液上升到三相分离器内,沼气气泡碰到分离器下部的反射板时,折向气室而被有效地分离排出,与固、液分离。
与气泡分离后的污泥在重力作用下一部分落回反应区,另一部分随流体沿一狭道上升,进入沉淀区。澄清液通过溢流堰排出,污泥在沉淀区絮凝、沉降和浓缩,然后沿斜壁下滑,通过污泥回流口返回反应区。
由于沉淀区内液体无气泡,故污泥回流口以上的水柱密度大于反应器内液体密度,使浓缩后的污泥能够返回反应区,达到固液分离。